8月28日,记者走进鹿寨县寨沙镇东马村白羽肉鸡养殖基地。室外“秋老虎”热力不减、热浪滚滚,基地大棚内恒温定湿、凉风习习。基地负责人龙辉告诉记者:“养殖基地由村集体与养殖公司合作组建,采用科技化与标准化养殖模式,是如今村民稳固小康生活的有力保障。”
村民潘梅凤每天的工作就是巡视各个鸡舍的情况,不时地拨动料行槽内食料,确保每只肉鸡均能充分进食。潘梅凤晃动着手中的遥控器告诉记者:“在这里养鸡轻松很多。只要按一下遥控器,就可以轻松地给几万只鸡加食料,我只需要反复巡逻看情况就好。”
基地技术员符立庄告诉记者,基地采用的是国内先进的全封闭式、全自动化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标准环境控制系统,实现自动控温、自动供料、自动给水、自动清粪等,并配套有专门小鸡保温舍。
“在基地里,只用按下遥控器,就可以实现水压调节、料行车投喂、鸡粪自动清理等操控。我们还会收集分析鸡舍里的数据,以此选择最适合的养殖方式,一个人管理几万只鸡不是难题,既节省了生产成本,又提高了生产效率,彻底改变了传统养鸡模式。”符立庄说。
龙辉向记者介绍,该养殖基地采取养殖公司资金、村集体资金、养殖专业合作社资金等入股的形式吸收股本,对村集体、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固化分红。同时,基地还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,来此上班的村民不仅领到分红,还有稳定的工资。
“公司今年预计养50万羽白羽肉鸡,产值达1000万元左右,预计年底收益50万元,村里的合作社年底可以拿到5万元的分红。养殖基地内岗位薪资每月3000元到4000元不等,还包吃包住,有不少附近的村民过来应聘。”龙辉说。
寨沙镇东马村驻村第一书记韦远光告诉记者,养殖基地成为村民心中的“定海神针”,是村民在小康大道上越走越稳的有力保障。养殖基地投产后,村民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,有买新车的、有装修新房的、有添置新家具的。同时,村民们也知道好生活来之不易,都甩开膀子加油干。
韦远光表示,下一步,还将加快东马村及周边村屯养殖业、种植业的发展,让养殖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,进一步推广标准化、科技化的养殖模式,让更多村民受益。
全媒体记者 文鑫豪